摘要
腰椎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治療-傳統手術與經皮內視鏡手術
周伯鑫、王世典、張明超、余榮光、劉建麟
表格線
腰椎椎間盤突出是相當常見的脊椎病變,最常發生在第四、五節及第五腰椎、第一薦椎之間。症狀包括坐骨神經痛、腳麻,嚴重時造成下肢無力,更嚴重者可以影響大小便之功能的馬尾症候群。治療的原則先以保守治療為主,若保守治療無效後,可能以手術治療為主。保守治療方式,包括:臥床休息、止痛藥如消炎止痛藥、類嗎啡藥物及肌肉放鬆劑、背架及復健物理治療。輕微的腰椎椎間盤突出症,可藉由藥物及復健治療獲得症狀的改善,然而在較嚴重的情況或經過治療,仍有持續性的坐骨神經痛症狀,就須評估是否應接受手術治療。一般而言,腰椎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適應症(surgical indications)為保守治療3至6個月後無效,且仍然有坐骨神經痛的症狀、馬尾症候群(cauda equina syndrome)。椎間盤突出症的外科手術,分成部分椎間盤切除術和經皮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傳統的脊椎椎間盤切除手術切口較大,需打開部分的脊椎板骨(laminotomy),有時可能發生傷口感染、神經損傷、硬脊髓膜外出血(epidural hematoma)等併發症。其優點為能將壓到神經的椎間盤,做徹底性的清除手術,以減少日後復發的機會。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的優點是傷口小、侵襲性低、不須全身麻醉、恢復所需時間短;但手術時間較長,且如其他脊椎手術一樣,都可能有其併發症,如神經受損或傷口感染等,且復發機率(recurrent rate)較傳統部分椎間盤切除手術手術來的高,且病人及醫師均有暴露在放射線下的風險(risks for radiation exposure)。並非所有椎間盤突出症都可以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來治療。適合以經皮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kectomy, PELD)治療椎間盤突出症的病患其手術適應症(surgical indication)較狹隘,一般均為外側(far lateral)或後外側(posterolateral)椎間盤突出、且相鄰兩脊椎體未上下位移(spondylolisthesis)的患者。(臨床醫學 2012; 70: 354-8)

關鍵詞:

椎間盤突出症(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 HIVD)、脊椎板部分切除術(laminotomy)、經皮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