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期非小細胞性肺癌之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策略
陳一瑋、蔡俊明、吳玉琮、李玉麟、邱昭華、黃建勝、許文虎、大西洋、顏上惠
表格線
放射治療一直以來在臨床腫瘤治療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近年來由於放射治療設備技術的快速突破,放射治療已進入強調影像導引(image-guided) 合併立體定位的高精準度標靶治療時代,透過各式新式放射治療儀器設備的突破發展,現今高能X 光放射治療技術可以精確地只聚焦在腫瘤所影響之範圍區塊,並大幅減少不需要照射治療區域之正常組織劑量的分布及影響。也因此新式放射治療技術的配合,逐漸可以提供透過利用提高放射劑量增加高生物效益的方式,針對局部性腫瘤來進行類似放射性手術性的治療策略。除了傳統腦部的放射手術治療外,近年來亦將放射手術原理及概念,逐漸拓展至頭顱以外的適應對象(extra-cranial),稱之為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包括早期肺非小細胞癌之患者。目前透過少頻次大劑量的放射治療策略的安排,該等腫瘤亦可以獲得與手術不相上下之治療成效,且並沒有相關研究報告指出會增加患者治療後身體的負擔及影響。目前國際上對於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如火如荼地展開相關研究,並逐漸提出更多相關的適應疾病對象,然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仍有許多亟待突破的問題及限制。本文主要介紹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的基本原理,及針對其對於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成果以及未來突破方向來進行相關介紹。(臨床醫學 2014; 74: 344-50)

關鍵詞:

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顱外放射性手術(extra-cranial radiosurgery)、影像導影(image-guided)、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副作用(adverse effects)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