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慢性B 型肝炎治療時機與評估
曾麒龍 吳文傑 方冠傑 蘇建維
表格線
台灣因慢性肝病及肝癌死亡的病例,約佔整體死因的近一成,每年約有一萬人被診斷為為肝癌,八千人因肝癌死亡。對於e 抗原(HBeAg) 陽性患者,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 建議,當血中B 型肝炎病毒量 HBV DNA > 20000 IU/mL,且麩丙酮酸轉胺脢(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值持續三至六個月超過正常值上限二倍以上,或是有代償失調風險者建議治療。對於e 抗原陰性患者,亞太肝臟研究學會則建議當血中 HBV DNA > 2000 IU/ml,且ALT 值超過正常值上限二倍以上持續三至六個月,或是有代償失調風險者建議治療。治療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為干擾素治療及核酸類似物(nucleoside/nucleotide analogues) 治療,干擾素治療優點為有固定療程、無抗藥性及高e 抗原陰轉率;核酸類似物治療之優勢為強力抗病毒效果、副作用少且為口服用藥。最理想的治療目標為達到B 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陰轉,但現今抗病毒藥物達成表面抗原陰轉比率低。因此目前常用之臨床目標為達到病毒學緩解 (virological response)、生化緩解(biochemical response),達到e 抗原陰轉並產生e 抗體(anti-HBe)。治療B 型肝炎,需持續監測HBV DNA、表面抗原及ALT 數值,並對e 抗原陽性之病人定期追蹤e 抗原及抗體,以評估治療反應,並做為藥物調整之依據,最終目標為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機率。(臨床醫學 2015; 75: 151-62)

關鍵詞:

慢性B 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B 型肝炎去氧核醣核酸(HBV DNA)、e 抗原(HBeAg)、表面抗原(HBsAg)、去代償肝硬化(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