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燒燙傷病人的復健治療---淺談急性期復健處置及疤痕壓力治療
吳思嫻 邱然偉 詹瑞棋
表格線
燒傷是一非預期且極具傷害的意外事故,臺灣地區每年約有7,000 名燒燙傷住院的病患,平均死亡率為3.1%,造成人力、財力與生產力損失。燒傷造成病患身心煎熬甚鉅,除了急性期的醫療,隨之而來的居家復健期,除了病患本身、照顧者的壓力感受,以及是否有足夠的社會支持,都攸關燒傷病患的預後。燒燙傷初期,生命跡象的穩定以及傷口的清創和護理相當重要。由於傷口劇烈疼痛,患者通常不太敢動,因此常維持固定姿勢來減輕疼痛,隨之而來的就是缺乏活動所導致的關節僵硬,攣縮和變形,再加上後續的疤痕增生,進而導致喪失肢體功能。 燒燙傷的皮膚,如果傷害的程度超過二度以上,不論有無植皮,都可能會有疤痕;燒傷深度深以及大面積的燒燙傷,經常會造成疤痕攣縮,進而造成肢體功能障礙,失去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除此之外,因為深度的燒燙傷( 含電燒傷),所造成的神經損傷、截肢、肢體變形、肌肉萎縮等問題,都需要持續的復健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受傷後,不論後續有無再接受外科手術的治療,都應該要有持續復健的觀念;如果沒有接受手術,復健可以幫助功能的改善;如果在植皮或關節手術之後,更需要靠復健來維持手術的成果。 (臨床醫學 2016; 77: 20-5)

關鍵詞:

燒傷(burn injury)、副木(splint)、壓力治療(pressure therapy)、擺位(positioning)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