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電腦輔助影像判讀在缺血性腦中風治療的應用
紀乃方
表格線
減低嚴重缺血性腦中風後殘障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時打通阻塞的血管。過去用發病時間判斷病人是否可進行打通血管的治療:發病4.5小時內可考慮使用靜脈血栓溶解劑(intravenous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V-tPA),發病6小時內可考慮動脈內血栓移除術(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EVT)。然而只用發病時間判斷病人是否可以進行IV-tPA和EVT治療,並不是很準確的方法,因為年輕較健康病人的大腦通常有比較好的缺血忍受力,即便發病已經超過6小時仍可能從EVT治療中獲益。腦部灌流影像可以幫助醫師在發病6小時以上的病人大腦中偵測出是否仍有可逆缺血狀態的部分,以利判斷是否進行EVT。但是腦部灌流影像的製作和判讀相當耗時,因此使用電腦輔助判讀影像可以有效縮短判讀時間並增加判讀結果的一致性,對病患的治療有正面的效果。目前電腦輔助判讀腦部灌流影像已經成為缺血性腦中風後6-24小時決定病人是否進行EVT的主要工具。(臨床醫學 2021; 87: 230-5)

關鍵詞: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acute ischemic stroke)、腦部灌流影像(cerebral perfusion imaging)、電腦輔助影像判讀(computer assisted image analysis)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