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肺腺癌EGFR及ALK基因突變之概論
黃煦晴 邱昭華
表格線
肺腺癌的病患中,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是第一個被發現的driver mutation。EGFR 突變在歐美人種約佔10~15%,但在東亞人種可高達50%以上。最常見的是外顯子21(exon 21)的點突變L858R,以及外顯子19之氨基酸佚失(deletion),此兩種突變都對酪氨酸激?抑制劑(tyroi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敏感性極高。以EGFR TKI藥物治療具突變的肺腺癌病人,約有9成的病人腫瘤會得到控制,然而抗藥性的問題依然存在。一、二代EGFR TKI藥物平均大約10-14個月會產生抗藥性,其中約有一半病患會產生第二種EGFR的突變-T790M,此種突變可以第三代的藥物治療。肺腺癌異生性淋巴瘤激?(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為一種轉位突變(translocation)。在肺腺癌的比例不分種族大約4%。ALK TKI的治療效果極佳,在臨床試驗中,此群病人的中位存活期甚至可達4年以上。因此,在治療第四期肺癌病人時,取得適當的檢體並盡可能地檢測出可能用藥的基因,讓病人接受「最適當」的治療,無疑是臨床醫師重要的課題和責任。(臨床醫學 2021; 87: 283-6)

關鍵詞:

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異生性淋巴瘤激?(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