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同臥姿對自律神經活性的影響
郭正典、陳高揚
表格線
  老化與疾病均會導致副交感神經活性的下降,而且副交感神經活性下降的程度與疾病嚴重度及預後有關。本系列研究針對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及懷孕末期孕婦利用心率變異度分析法研究不同臥姿對其自律神經活性的影響,希望找出適合病人的臥姿。我們發現右側臥除了對正常年輕人有提升副交感神經活性作用之外,在老年人、冠狀動脈疾病的患者與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也有相同的效果。所以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右側臥可以產生最大的副交感神經活性與最低的交感神經活性。
  懷孕末期的孕婦常不自主地採取左側臥,我們發現與未懷孕婦女比較時,懷孕未期孕婦的副交感神經活性在仰臥與右側臥均顯著降低,仰臥時則交感神經的恬性顯著上升。未懷孕婦女的副交感神經活性是以右側臥為最高,而懷孕未期孕婦的交感神經活性則以右側臥時較高。故左側臥是比較適合懷孕末期孕婦的臥姿。主動脈及下腔靜脈受到子宮的壓迫是造成懷孕末期孕婦自律神經活性變化的重要機轉。
   本系列研究發現,為了達到休息的目的,正常人、冠狀動脈疾病患者與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臥床時應採取右側臥,而懷孕末期的孕婦則應採取左側臥,以免引起交感神經活化及副交感神經活性受壓抑。 (臨床醫學 2001; 47: 315-21)

關鍵詞:

自律神經活性(autonomic nervous activity)、副交感神經活性(parasympathetic nervous activity)、臥姿(recumbent position)、右側臥(right lateral decubitus position)、心率變異度(heart rate variability)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