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由基簡介與其臨床應用
蔡坤志
表格線
自由基指的是任何帶有不成對電子的原子或分子而言,(太長)根據量子力學的原理,這樣的原子或分子處於極不穩定的狀態,會攫取附近原子或分子上的電子,引發鏈鎖反應。氧是自然界中活性最高的分子,原始的無氧呼吸生命型態由於演化出利用氧氣進行代謝的機轉,因而進化為具有複雜機能的高等生物,乃至於人類。在這樣的過程中,如何有效而安全地運用氧便成為生物所要面對的主要生存課題。生物體中氧的毒性主要來自於其被部分還原所產生的氧自由基 (oxygen-derived free radicals),又稱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化學家早在一百年前就臆測氧自由基是造成疾病的重要原因,這一觀點一直到一九六八年超氧歧化筯(superoxide dismutase)被發現以來才逐漸被證實及重視。超氧歧化筯存在於所有的原核及真核細胞中,自二十五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型態-藍綠藻就已演化出此一抗氧化的機轉。直至目前為止,活性氧已被發現與一百種以上的人類疾病有直接間接的關係,其中尤其與老化、心血管疾病、神經退化疾病、癌症以及各種發炎疾病的關係最顯著。人體中活性氧的來源極多,在正常情形下最主要來自於粒線體中呼吸作用的副反應。除此之外,組織或器官的缺氧再灌流(ischemic reperfusion)、白血球活化、氧化還原酵素、血紅素自體氧化(auto-oxidation)、紫外線及輻射照射、藥物及環境毒物等等,均是活性氧及自由基的來源。由於氧自由基的活性極高、半生期極短,直接檢測十分困難。在化學上可以用各種印痕(fingerprint)法,例如電子自旋共振儀(electron spin resonance)來偵測自由基的種類。在臨床上常評估人體中的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也就是活性氧與體內抗氧化系統的平衡狀態。除了直接測量大分子 (如多元不飽和脂質、蛋白質及核酸) 受氧化後的代謝產物之外,另一方面也可以測定體內抗氧化物的改變情形來評估。自然界及人體中存在有極多的天然抗氧化物質(antioxidant materials),一般可分為酵素性(enzymatic)及非酵素性(non-enzymatic)。在人體細胞中有複雜的機轉調控這些酵素或物質的濃度及平衡狀態,在完全了解其分子機轉之前,不宜貿然補充某一特定的抗氧化物。截至目前為止,唯一經過大規模臨床驗證的抗氧化劑,乃是維他命E用於心血管疾病的初級預防(primary prevention)。在另一方面,基因轉殖(gene transfer)技術已成功地增加細胞抗氧化筯如SOD及觸筯(catalase) 的基因,以此法可以有效減少自由基傷害及延長壽命。自由基生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結合,將成為本世紀生物科學及醫學的重大突破。(臨床醫學 2002; 49: 123-9)

關鍵詞:

自由基(free radicals)、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氧化壓力 (oxidative stress)、抗氧化劑(antioxidants)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