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阿滋海默氏症之藥物治療
劉俊宏、黃正平
表格線
近幾年來隨著高齡人口的急速增加,台灣也跟上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的腳步,正式宣告邁入老年社會。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於民國八十二年九月時已佔總人口之7.2%,相較於民國六十一年底老年人口只佔3.2%,二十年中老年人口增加二倍之多。隨著人口結構的老化,盛行於老年人的老年痴呆症人數也隨之增加。台灣地區老年痴呆症的盛行率,在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中,約佔2-4%,其中以阿滋海默氏症(Alzheimer𠏋 dementia, AD)人數最多,約佔半數以上,其次是血管型痴呆症(vascular dementia, VaD)及混合型痴呆症(mixed dementia)。而AD除了認知功能的退化之外,還常合併許多精神病症狀與行為障礙(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in dementia, BPSD),包括妄想、幻覺、錯認及其他精神行為障礙,造成患者的不適與主要照顧者的困擾及精神負擔。近幾年來由於許多治療AD的藥物被研發出來,企圖改善患者認知功能的障礙,其中以膽鹼脂筯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的研發最多,雖然對於部分AD病患有改善的效果,但仍然效果有限,且不能避免AD繼續惡化的病程。而對於一些非認知症狀的治療,由於有許多非典型之抗精神病藥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s)及新型抗憂鬱劑的問世,使得AD之精神行為症狀治療有了更多更好的藥物選擇。展望未來,對於AD,藥物治療仍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臨床醫學 2002; 49: 220-6)

關鍵詞:

阿滋海默氏症(Alzheimer's dementia)、藥物治療(pharmacotherapy)、膽鹼脂酉每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非典型之抗精神病藥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s)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