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結核藥物使用須知
蘇維鈞
表格線
『結核病是可以治癒的傳染病!』這句話在以前醫藥不發達的時代或許是件不可能的事。在過去,老一輩的人只要提起結核病無不「談癆色變」,因為在當時一旦感染結核病即束手無策,病人只能靠徹底的休息,補充營養,呼吸新鮮空氣與作日光浴等支持性療法,運氣好的話,往往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復原,許多人因此無法繼續工作,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損失。然而,這個可怕的疾病自從五十年前發現第一個抗結核藥物一鏈黴素後,其後幾種第一線的抗結核藥物也陸續問世,使結核病的預後大為改善。近年來,使用六個月的多種抗結核藥物短程治療,治癒率接近百分之百,抗藥性也減少很多,使結核病的治療進入一個嶄新的紀元。 一般而言,六個月的短程治療對無抗藥性,且確實服藥的病人,治癒率可高達98%,通常則約75%至90%。除非病人病情嚴重或有合併症,通常皆可在門診治療,兩週後即幾乎不再具有傳染性。雖然目前的抗結核化學藥物治療非常有效,臨床醫師仍會面臨因不規則治療,而併發原發或續發抗藥性,導致治療失敗的結果。結核病是一種慢性的傳染病,需要長期規律的治療,才有治癒的機會。如果病人未按時服藥,在治療初期因症狀改善,而未經醫師指示,即自行停止服藥,使結核菌有機會存活下來,甚至產生抗藥性。如此病人便很難被治好,且隨時有復發的機會。若演變成為慢性開放性結核病,使治療更加困難,甚至無法根治,將造成公共衛生上一個棘手的問題。近年來,直接觀察給藥治療(DOTS)逐漸受到重視,此法可採用間歇性給藥治療,可減少病人服藥的次數,及奔波於醫療院所的時間與體力,頗具效益。更重要的是DOTS可確實掌握病人服藥的情形,減少抗藥性的產生,及疾病復發的機會,如此可使病人更願意接受長期的治療,病人的依附性也相對的提高。 治療成功與否,病人服藥的順從性是主要的決定因素之一。有鑑於此,為了根治結核病,醫師應與病人維持良好的醫病關係,鼓勵病人按時服藥,最好根據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取兩種以上有效的藥物,並隨時注意各種不良的藥物反應。病人方面則需要選擇合格的防癆醫療院所,充分與具有經驗的結核病專家合作,接受規律的治療,如此治療結核病將不再是件辛苦的事了。 (臨床醫學 2002; 50: 140-51)

關鍵詞:

結核病(tuberculosis)、抗結核藥物(antituberculous medications)、直接觀察給藥治療 (direct observation treatmet, short course; DOTS)、抗藥性(drug resistance)、固定成分複方製劑(fixed- dose combinations)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