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固質腫瘤的射頻滅除技術
周宜宏、黃振義、姜仁惠、李壽東、雷永耀、張政彥、于俊
表格線
所謂射頻(radiofrequency, RF)是一種具有電磁波特性的頻率,一般用於無線電及電視頻率發射,其頻率介於10 KHz∼900 MHz之間。射頻治療(RF ablation, RFA)所用的頻率常在40 KHz∼1250 KHz之間,可用於腫瘤滅除,其原理與一般電燒(electrocautery)並不相同;電燒是利用電流通過探針(probe)前端的加熱器(heater),由電燒探針的頭部直接將熱傳導到周圍的組織,其組織的傷害則依賴探針所釋放出的熱量而定。射頻治療所用的方式有時被稱作冷電燒(cold cautery),由射頻治療的探針前端以電極(electrode)放出交流電的電流,電流經過組織,使得組織當中產生電子激盪(ionic agitation),當電子循著電流方向的改變而前進時,電子激盪使包圍在電極周圍的組織產生了摩擦熱(frictional heating)。電極本身並不產生熱量,而只有組織被加熱,不過組織可將一部份熱傳導回探針;當組織接受了足夠量的熱度時即產生凝固現象(coagulation),形成凝固性壞死(coagulation necrosis)。1,2 發現RF電流在活體組織中可產生熱的現象最早由d?Arsonval (1891年) 所描述;他証明高頻的交流電流如果超過10 KHz,當穿過活體組織時可使溫度上升,但並不導致疼痛或肌肉收縮;這個發現不久便被應用於外科學領域;Riviere (1900年)利用小電極產生的高溫及高破壞能力以治療一名病患手上的潰瘍。隨後,這種RF凝固的技術便在1900年代被不少研究者用於腫瘤的治療。1 往後的五十年中,利用射頻作侵襲性或微侵襲性治療的努力陸續被發展於泌尿科、一般外科、神經外科等各種領域,其名稱亦頗多,例如電凝固治療(electrocoagulation therapy),電熱治療(elec-trothermic therapy),振盪乾燥治療(oscillatory desiccation),電外科(electrosurgery),無線電刀(radio knife)等。3-6 1980年代RF治療則被用於胃腸科內視鏡導引的手術,或心臟科經導管以治療心率不整。以超音波導引的經皮RF治療用於肝臟腫瘤,則在1990年代初期由Rossi及McGahan等人主導的二個研究團體分別在義大利及美國實際用於人體。(臨床醫學 2002; 50: 244-50)

關鍵詞: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