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減過敏治療之最新發展
張曉寧、周昌德
表格線
減過敏治療己使用將近一百年之歷史,其功效不可否認,經許多大型雙盲試驗証實,對於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及昆蟲毒液過敏是公認最有效的。氣喘病及異位性皮膚炎則爭論頗多。亦有太多文獻探討其免疫機轉,減過敏療法會減低IgE之產生、使體內產生阻斷性IgG抗体、及減低標的器官(target organ)對過敏原之反應。隨著過敏病患之日益增多,減敏治療效果始終滯留在某個層次無法突破。因原因受限於傳統的減敏治療所使用之過敏原不能純化,各個藥廠所製造出來的成份不一。小部份是主要抗原,其他大部份沒用的物質亦注射入身體。也就因為過敏原不夠純,故其濃度也不能提高而不能達到更好的減敏效果。反之注射過敏原到達高濃度時亦有產生過敏性休克的危險。這種種缺點過去也曾努力試圖克服,包括用福馬林、尿素,或用麩醛處理過敏原,使其變性不易產生過敏性休克,但還保有抗原性可產生阻斷性抗体。或用PEG使其聚合成較大分子,提高安全度。或加入礦物油、明礬、乾酪氨酸等,變得長效亦有佐劑 (adjuvant) 之作用。以上這些方法只能有限的提升減過敏治療之效果。近年來局部減過敏療法漸受歡迎,是經口鼻粘膜吸收過敏原,使其產生耐受性,安全性高,已有舌下劑及口服劑試驗成功。抗人類IgE單源抗体可快速降低全部IgE,不用去尋找出過敏原,對過敏性休克很適合用。由於分子生物技術之進步,提供減敏治療很大的發展空間。大多數重要的過敏原約數百種,其抗原性都被確認、克隆(clone)、及序排出來,方便過敏原中重要蛋白質的製造,改變或去除其中某特定之結構,或可表露出一小段之蛋白鏈,或載入外來基因而導致T細胞反應改變。目前可行之技術有:改變過敏原結構、蛋白鏈疫苗、蛋白質片斷、弱性過敏原、DNA載體疫苗及細菌DNA刺激改變免疫方向等。以上各方法多數穫得肯定的效果,對於過敏病之治療是一大突破。(臨床醫學 2003; 52: 210-3)

關鍵詞:

減過敏治療(hyposensitization therapy)、局部減敏療法(local immunotherapy)、抗IgE抗体(anti-IgE antibody)、分生合成及改變過敏原(recombinant modified allergens)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