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視神經炎與多發性硬化症
林妍青、王安國
表格線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免疫疾病,患者的腦部及脊髓會因為發炎而導致髓鞘及神經本身的破壞,進而導致神經系統的機能失調;髓鞘及神經被破壞後,神經訊號的傳導就會變慢甚至停止;臨床上症狀是非常多樣性的,端視其所影響的神經組織而定,患者可能出現視力受損、肢體無力、肢體僵硬、平衡失調、行動不便、感覺異常、麻木疼痛、暈眩、複視、大小便機能失調、認知障礙等症狀,症狀因人而異,程度也不盡相同。 視神經炎是多發性硬化症初期常見的眼睛病變,依據西方國家過去的統計研究,約有50~70%的自發性視神經炎患者最終會發展為多發性硬化症,1台北榮總的病例顯示,在最近十五年內(1986~2001年),診斷罹患自發性視神經炎之患者約有107例,其中僅有16(14.9%)位患者在追蹤期間發展為多發性硬化症。相較於西方國家的結果,華人的自發性視神經炎患者發展為多發性硬化症比率明顯較低。然而正確的流行病學仰賴正確的診斷,是否其發生率確實較西方國家低,需要更深入的探討。 這類患者臨床上的症狀,包括眼睛疼痛、視力減退、視野缺損(中心或旁中心暗點)、白光反射遲緩。眼底檢查可發現視神經盤水腫、充血、邊緣不清、生理凹陷消失,視網膜靜脈充盈迂曲,視神經盤周圍火焰狀出血及黃白色滲出。球後視神經炎早期眼底正常,晚期視神經萎縮。電生理檢查可見視覺誘發電位P波潛伏期延長,波幅值下降。眼底螢光血管攝影表現早期視神經盤螢光滲漏,邊緣模糊,晚期呈強螢光。治療方式為大劑量類固醇靜脈注射三天後,再用口服類固醇數週。 目前有一些藥物可針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用來改變病程以減少反覆發作,或減緩疾病的過程,包括兩種貝它干擾素及"glatiramer acetate"。何謂干擾素?干擾素是一群我們身體中的免疫細胞所分泌的蛋白質,它的作用在於干擾病毒對於身體其他細胞的侵害,干擾素除有抗病毒作用外,同時也具有免疫調節及抗分化增生的作用。這些藥對於減少復發的次數,延緩病情進展、減少腦部組織受損程度及復發時嚴重程度,證實的確有其療效。2,3其副作用包括類似感冒的發燒、頭痛、及嘔吐不適。目前我們用的是IFN-β,會把不應該出現的化學物質儘量壓低,進而發揮免疫調節的功能。目前市面上有三種干擾素,包括Avonex、 Betaferon及Rebif。注射干擾素雖可以減少多發性硬化症發作的頻率,但不保證一定不會再發作,而僅是可以讓疾病惡化的情況減緩。 隨著醫療科學的發展,對於多發性硬化症及其相關眼部病變的治療,有許多新的方法正在研究中。例如口服干擾素,與「免疫調節」相關之細胞活動素,及神經滋養成分的補充等等,期望未來能有更多的病患受惠。 (臨床醫學 2003; 52: 239-40)

關鍵詞: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