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精神病藥物之最近發展
周元華、蘇東平
表格線
精神分裂症多巴胺異常 (dopamine hypothesis) 之理論主導了治療精神分裂症藥物的數十年發展,其中又以所有抗精神病藥均具有多巴胺第二型受體阻斷 (dopamine D2 receptor antagonism) 的特性,而廣為新一代藥物發展時所應具備的基本特性,所有藥物開發時均需有多巴胺第二型受體阻斷的特性,才具有發展為抗精神分裂症要藥物之潛力。Clozapine在臨床研究中被證實對於許多治療無效之精神分裂症 (refractory schizophrenia) 具有良好之效果,於是,許多的研究開始探討clozapine之藥理機轉,進而逐漸的瞭解clozapine有許多不同於以往藥物作用之機轉,例如:對於多巴胺第二型受體之影響程度有別於以往之作用、血清素 (serotonin) 之作用,甚至對於多巴胺之釋放作用亦有影響。因此,對於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在過去的10年中有著重大的研究進展,且臨床上治療精神分裂症之概念也有著明顯的改變。隨著新藥物不斷的開發,也考驗著臨床醫師對新知適應之能力,而新藥物之進展,可預期的是傳統藥物副作用的減少,例如:錐體外症候群 (extrapyramidal side effects),但是新的問題卻是接踵而來,例如:新陳代謝的問題、心臟方面的副作用、藥價昂貴等問題。這些都是臨床醫師所面臨新的問題。本篇文章的目的,即是著重於介紹新一代藥物的發展,療效及其副作用處理之介紹。精神醫學之發展與精神藥物史之演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希望藉由這篇文章能使讀者更進一步的瞭解現代精神醫學之進展及不同於傳統精神醫學之處。(臨床醫學 2004; 55: 247-52)

關鍵詞: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抗精神病藥物 (antipsychotic)、多巴胺 (dopamine)、血清素 (serotonin)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