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異位性骨化症
柴豫珍、莊天佑
表格線
異位性骨化症(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HO)是在軟組織內有骨組織的異常生成。異位性骨化症在西元1692年由Guy Patin 在兒童身上發現,Guy Patin當時將其命名為進行性骨化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 progressiva)。1918年 Dejerine 和 Ceillier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槍傷而脊髓損傷的士兵下肢中也發現有異位骨化組織生成。它的病因和病理學目前仍不明確,推測可能是因一些局部因子,例如局部軟組織水腫、血液鬱滯合併組織缺氧、局部間葉細胞(mes-enchymal cells)具有硬骨母細胞(osteoblasts)之特性,和某些全身性的因子交互作用,導致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s)不正常分化為骨形成細胞(bone-forming cells)而導致骨組織的異常生成。異位骨化症和臥床太久不活動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常隨著肌肉骨骼的創傷、脊髓損傷或者中樞神經受損而出現。異位性骨化症在發病初期,病人會發燒及患部紅腫熱痛並且有往周圍蔓延的現象;其併發症可能會造成關節活動度喪失甚至是關節硬化,進而導致功能上的受損,並且使得照顧這類病人更為困難。在疾病的初期,它與蜂窩組織炎、痛風、局部肌肉拉傷、骨髓炎、血栓靜脈炎及骨腫瘤的鑑別診斷是非常重要的。異位性骨化症 最常發生於大的骨骼關節附近,例如:髖關節(hips)、肘關節(elbows)、肩膀(shoulders)、膝關節(knees)等。異位性骨化症通常是在體檢或照 X 光片時偶然被發現。早期由血中白血球升高及鹼性磷酸←值(alkaline phosphatase)偏高,骨頭核醫掃瞄(bone scan)可看到異位骨化的形成。治療方面應施予非類固醇消炎藥物(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並加強關節活動度(range of motion)的復健以減少病症的惡化。之後仍需繼續追蹤關節活動度、血中鹼性磷酸←值及骨頭核醫掃瞄,以確定是否需要外科切除。(臨床醫學 2006; 58: 428-32)

關鍵詞:

異位性骨化症(heterotopic ossification)、關節活動度(joint range of motion)、鹼性磷酸酉每(alkaline phosphatase)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