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表皮血管炎與感染性疾病
李怡姿、黃德豐
表格線
表皮血管炎(cutaneous vasculitis) 為發炎細胞浸潤於表皮之血管壁或血管壁周圍,進而影響血管之結構和血流通暢性。臨床上經常以可觸摸之紫班(palpable purpura) 來表現,大多分布於下肢。該血管炎引起之病因包括原發性、感染、自體免疫疾病、藥物或癌症。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感染性疾病與原發性血管炎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有正相關,例如B 型肝炎病毒引發結節性多發性動脈炎(polyarteritis nodosa, PAN)、C 型肝炎病毒會引起冷凝球蛋白性血管炎(cryoglobulinemic vasculitis)。感染造成血管發炎之病理機轉有二: 病原體直接侵入血管壁造成傷害及間接經由免疫反應媒介來傷害血管。應用新的技術或尋找合適的動物模式來更進一步確認各種微生物在表皮血管炎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找出隱藏在表皮血管炎背後的病原體,甚至發現新種生物,皆有助於對此疾病之了解暨發展未來治療方向。(臨床醫學 2007; 59: 184-9)

關鍵詞:

表皮血管炎(cutaneous vasculitis)、感染(infection)、B 型肝炎病毒(HBV)、C 型肝炎病毒(HCV)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