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嬰兒呼吸窘迫症候群之預防與治療
廖素美
表格線
嬰兒呼吸窘迫症候群也稱為肺透明膜症。新生兒的肺泡細胞可以合成肺表面張力素(surfactant),維持肺泡的穩定度,以免發生肺塌陷。1959 年Avery、Mead 首先指出在罹患嬰兒呼吸窘迫症候群而死亡的病人,其肺表面張力素是缺乏的,使得肺泡擴張不全,不能有效換氣造成呼吸困難、呼吸窘迫、甚至呼吸衰竭、窒息等,是新生兒照顧上常見問題之一,尤其早產兒發生率更高,也是造成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嬰兒呼吸窘迫症候群於出生後6 小時內發生呼吸困難的症狀,常見有五個症狀:呼吸急促每分鐘大於60 次、鼻翼煽動、胸部凹陷、呼氣呻吟聲、發紺,且症狀逐漸明顯,出生後12-24 小時達到頂點,約持續3-4 天,之後呈現改善的情形。由於醫學之進步,縮短了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的臨床過程。臨床治療原則上是減少缺氧、窒息及酸血症的發生。主要治療方法包括:(1) 預防性治療;(2) 呼吸輔助;(3) 維持合適的溫度環境;(4) 液體與養分的供應;(5) 循環管理;(6) 藥物治療;(7) 肺泡表面張力素治療。預防新生兒發生嬰兒呼吸窘迫症候群最理想的方法為" 預防早產" 的發生。若懷孕24 至34 週可能有早產跡象時,產婦於產前24 小時 至7天給予類固醇(corticosteroids),可有效地預防嬰兒呼吸窘迫症候群(RDS) 的發生或減低嬰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的嚴重度。此篇是針對嬰兒呼吸窘迫症候群之預防與治療加以探討。(臨床醫學 2008; 61: 12-9)

關鍵詞:

嬰兒呼吸窘迫症候群(infan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RDS)、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newborn, RDS)、肺透明膜症(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HMD)、間歇性強制通氣(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IMV)、連續性呼吸道正壓(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