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氣囊漏氣試驗之臨床運用
連德正
表格線
氣囊漏氣試驗(cuff-leak test) 的原理,在將氣管內管之氣囊內氣體抽光後,觀察有無發生漏氣現象,藉以判斷插管病人是否存在上呼吸道阻塞,來預測拔管後是否會發生嘯鳴。根據判定漏氣的方法,可分為定性及定量兩大類。此法理論上相當合於邏輯,但目前研究結果仍然相當分歧,常讓臨床人員有不知如何運用之困惑。本文仔細比較相關研究發現除了手術後拔管外,只要氣囊漏氣超過臨界值,大致發生拔管後嘯鳴的機會是相當低的,因嘯鳴需要插回氣管內管的機會則更低。但漏氣量低時,仍有一大半的病人並未發生拔管後嘯鳴,卻因而白白接受了類固醇治療,且延誤拔管時機。為了降低氣囊漏氣的偽陽性率並提高正預測值,此試驗應該儘量選擇高危險群的病人為對象。所謂高危險的狀況包括女性、長時間插管、年紀大的病人、困難插管、自拔管、病重程度較高、因上呼吸道阻塞插管、氣囊過度充氣等等。短時間插管的病人如手術後的拔管,氣囊漏氣試驗價值有限且徒增困擾,臨床上並不需要常規測量。(臨床醫學 2008; 61: 111-5)

關鍵詞:

氣囊漏氣試驗(cuff-leak test)、嘯鳴(stridor)、上呼吸道阻塞(upper airway obstruction)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