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血管支架簡介
施俊哲
表格線
自從1969由Dotter展示其將狹窄血管維持再通暢的治療效率。發展至今近40年之久。支架材質及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應用範圍甚為廣範。使用支架於周邊動脈血管腔內,主要是提供類似鷹架般的維持硬化血管的通透。支架初期的設計,以簡單的線圈或z字型結構為主,然而發展至今上市支架呈現各式各樣不同設計原理、但卻更具療效。使用於血管腔內狹窄,根據擴張的機轉主要可區別為 以不鏽鋼材質為主的氣球擴張型支架與鎳鈦合金為主的自張型支架。雖然置放血管支架可將再阻塞的危險性從氣球擴張術六個月後同一狹窄的部位發生再阻塞的百分之四十至五十,下降至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但在特定的族群如糖尿病患者再阻塞的危險性比一般病人更高。所以自2003年起,科學家更利用現代生物科技的技術,將可抑制血管內皮細胞,或平滑肌細胞的一些藥物,附著於支架表面,藉以抑制血管內徑的再狹窄,稱之為藥物支架。進一步將血管再狹窄的機會大大的降低到小於百分之十。然而因藥物同時也抑制、延緩了血管內膜的修復,置入後併發支架血栓,及如何改良現行支架一直是介入治療關注的問題。支架發展至1991年時,金屬支架再覆蓋外覆膜組成了覆膜支架。Parodi率先應用覆膜支架治療腹主動脈瘤,自此覆膜支架在主動脈病變中獲得更廣泛的應用,包括動脈瘤、假性動脈瘤、血管破裂/穿孔、動靜脈瘺等病變的治療上皆獲得不錯的成果。然而覆膜支架植入後除了血管的長期暢通有待進一步觀察,對於高度扭曲的血管植入覆膜支架仍舊存在困難和挑戰。改進支架材料、覆膜結構和推送裝置,拓展覆膜支架的新用途,亦是未來介入性治療的重大課題。(臨床醫學 2008; 62: 454-70)

關鍵詞:

經皮動脈血管擴張術(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氣球擴張型支架(balloon-dilatation stent )、自張型支架(self-expansion stent )、覆膜支架(endograft)、藥物支架(drug-eluting stent )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