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體外循環簡介
周岳廷
表格線
從1950 Dr. John Gibbon年代開始至今,體外循環應用在心內直視手術將近半個世紀了,這有賴於19世紀前眾多生理學家與藥理學家對組織和器官灌注進行一系列基礎研究與臨床試驗,才奠定這項技術的生理病理知識基礎,使得在臨床上應用完善。體外循環基本概念就是利用人工製造的動力與氣體交換裝置暫時替代人體心臟與肺臟功能,使得心臟手術視野乾淨,讓外科大夫可以進行心內直視手術,同時又可以維持組織器官足夠灌注流量,提供適當氧氣供應與排除過多二氧化碳,使得開心手術病患術後能迅速恢復。傳統的體外循環裝置必須要可以暫時替代人體循環與呼吸系統功能,通常稱為心肺機(heart-lung machine)與氧合器(oxygenator),其方式是將含有肝素化的病患體內缺氧血透過腔靜脈插管(venous cannula)引流到體外經由動力幫浦(pump)將血液打入氣體交換裝置(一般稱為氧合器;oxygenator)氧合並排除過多的二氧化碳後,再經由動脈濾過器(arterial filter)將含氧血透過動脈插管(arterial cannula)打入人體動脈系統,進一步灌注全身組織器官。(臨床醫學 2009; 64: 188-201)

關鍵詞:

體外循環、心肺機、氧合器、動脈濾過器、滾輪式幫浦、離心式幫浦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