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可逆性後腦病變症候群
陳虹潔、郭萬祐
表格線
可逆性後腦病變症候群(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RES),也稱為可逆性後腦部白質病變症候群(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RPLS)。這個症候群在1996年首次由Hinchey報導,1它通常具有一些典型的影像學表現及臨床症狀。此症候群的常見臨床表癥包括:頭痛、混亂(confusion)、抽搐(seizures),以及視力障礙。其病因主要包括:惡性高血壓、先兆子癇(preeclampsia)、子癇(eclampsia)和一些移植後的藥物治療(tacrolimus和cyclosporine)或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等。典型的病例,在神經影像上通常可看到在頂枕葉和後額葉處對稱性的血管源性水腫。血管影像上,常會呈現瀰漫性血管收縮、血管壁不規則或部分血管收縮、血管擴張等。大部分的臨床表癥經過一段時間後往往會緩解,但是視力病變有時仍然會持續存在。(臨床醫學 2010; 65: 73-80)

關鍵詞:

可逆性後腦病變症候群(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先兆子癇(preeclampsia)、子癇(eclampsia)、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血腦障蔽(blood brain barrier, BBB)
表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