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談針灸穴道的源起與演進-兼比較肌筋膜症候群的引發點概念(上)
陳方佩 鍾茂修 吳大鵬 龔彥穎
表格線
一九七三年長沙馬王堆西漢第三號墓出土了十二萬字帛書,其中的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可說對於中國醫學有著劃時代的影響。因為眾所皆知的中國醫學寶典《黃帝內經》,自成書於漢代以來,一直為歷史中醫家推崇為中醫之根本理論。雖然《內經•經脈篇》已講十二條經絡的循環路線,但同時《內經•九針十二原篇》講的五俞穴卻只分布在十一脈上,且都是由指尖或趾尖向心走法。這麼清楚的矛盾在中醫文獻中並存,而一直無法統一說明。因此,直到廿世紀末的帛書出土,才發現了內經之外的天空,即經絡系統的形成也是隨時代的演變,而有個逐步發展的過程。那麼經絡上的穴道呢?是隨經絡同步發展的嗎?顯然不是,因為十二條命名早已有之,穴道才從160多個開始,到明清時代完成316個命名。那麼穴道是根據什麼發展的?這就是本文想要探索的重點。因為若以命名來論,我們都知道,361個穴名中,除背俞穴依臟腑命名外,多為依天文、丘陵、湖海,及解剖部位來命名,與其所歸屬經脈的臟腑並無關聯,且背俞穴何以又全部在膀胱經這一個小小與尿形成有關的臟器上?亦即,如果穴道是通調該經絡的孔站,且功能又與此臟腑有關,何以不用臟腑來命名,卻採用毫無關係的星宿或山川來命名?這似乎有必要檢討古人命名的習慣。否則,心、肺、腸胃都是十分重要且體積龐大的器官,何以肺是用11個穴道來調控,而功能只是承接膽汁的小小膽囊卻要用到44個穴道?本文即試圖對此問題尋找古文獻來獲得合理的解釋。 事實上,近代美國自一九五○年代以來發展的肌筋膜症候群(MPS)和肌纖維痛症(fibromyalgia),以找尋引發點(trigger point)來解決病痛的過程,與穴道以痛為俞階段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本文也將由此角度作中西方比較,或近代與古代的比較。 (臨床醫學 2000; 45: 100-9)

關鍵詞:

針灸,穴道,肌筋膜症候群,肌纖維痛症
表格線